新年“开门红”!外高桥边检站助力新船交付运营 1月5日,新造国际航行船舶“天鲸座”轮在上海外高桥口岸顺利交付运营,这是上海外高桥口岸2024年交付的第一艘船舶,该轮为7000箱集装箱船,开往上海洋山港。 上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外高桥边检站实施“一船一策”边检查验举措,保障新造国际航行船舶安全、快速开启首航。 据悉,该船总长272米,型宽42.8米,型深24.6米,配备开式脱硫塔,满足tier iii排放要求,是一型技术经济性高、环境友好型的绿色集装箱船舶。 外高桥边检站严格落实国家移民管理局促进服务航运企业发展十六项新举措,积极响应企业和船方需求。 “量身定制”服务清单,安全高效为新船交付相关手续申办、船体检查等提供“一船一策”的精细化查验举措,为保障供应链产业链安全稳定提供边检支撑,全力确保口岸通关安全顺畅。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发布时间:
2024
-
01
-
08
浏览次数:8
12月29日,记者从烟台海事局了解到,随着近几日气温略有回升,莱州湾的海冰冰情较前几日严重时有所缓解,但船舶进出海庙港、朱旺港仍有一定影响。 12月28日,经烟台莱州海事处工作人员通过无人机现场巡查,发现海庙港、朱旺港海冰自岸边向外延伸约2公里,港口及周边冰情有所缓解,部分近岸水域海冰已出现裂隙,小部分区域在船舶进出影响下,已出现消融现象。 受寒潮和强冷空气影响,莱州西部水域自12月中旬陆续出现海冰,其间冰情持续发展,对部分港口船舶进出港造成影响。冰情严重时,朱旺港实施船舶禁航,海庙港船舶进出港实施“一船一议”,根据冰情评估安排船舶靠泊计划。 近期,烟台海事部门持续加强对重点水域的巡查工作,采取港口日报、船舶现场反馈、重点岸线巡查、卫星遥感、CCTV监控等多种手段,持续对辖区冰情进行监测,及时掌握海冰实况和发展趋势,第一时间向港航企业、到港船舶发布通航情况和海冰预警信息。根据海冰情况适时采取船舶禁限航和进出港船舶全程动态监控等措施,协调大马力拖轮随时做好应急待命准备,确保有效应对冰情。 当前,除海庙港、朱旺港浮冰对船舶进出港存在一定影响外,烟台海事局辖区其他海域冰情较轻,对船舶正常通行影响不大。烟台海事部门将持续关注辖区冰情发展,合理安排船舶进出,做好辖区冬季冰期船舶交通组织和服务保障工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
发布时间:
2024
-
01
-
02
浏览次数:17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不断走深走实,中俄关系迈上了新高度。为积极践行”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拓宽公司海外市场版图,10月30日-11月2日,华海捷运“出征海外”,远跨亚欧大陆奔赴俄罗斯,出展第26届俄罗斯国际化工展览会(KHIMIA 2023)!华海捷运展台位于俄罗斯莫斯科展览中心 21 E 29。展会上,华海捷运以实力汇聚人气,通过展示公司全系列产品、技术及各行业应用案例,吸引了众多参展观众驻足展台观摩、咨询洽谈。华海捷运的参展同事们也时刻以恪尽职守的专业素养和热情主动的服务态度,迎接每一位客户的到来。通过现场近距离地讨论交流,让国际友商深切感受到了华海捷运的一站式危化品物流供应链解决方案与完善的服务体系,为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开拓起到了积极作用。对多年深耕危化品物流领域的华海捷运来说,此次参展具有深远意义,代表着公司开拓国际市场那一份坚定而执着的初心。通过展会,不仅向海外客户展示了华海捷运在危化品物流领域的整体实力,同时还深入了解了当前俄罗斯市场形势,以便深入对接实际市场需求,为今后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开拓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动力。期待未来能与更多的海外名企及行业用户深入交流,共筑携手并进、共创共赢的合作局势。
发布时间:
2023
-
12
-
26
浏览次数:15
由大连中远海运重工为交银金租建造的系列77000吨多用途纸浆船“Green Santos”轮,22日在辽宁大连命名交付,该轮是目前中国交付的首制世界最大多用途纸浆运输船。 “Green Santos”轮总长225米、型宽32.26米、型深21米,设计航速15节,船舶命名后将正式交由中远海运特运运营。 大连中远海运重工项目管理部副经理、纸浆船项目经理陈雪飞介绍,77000吨多用途纸浆船是大连中远海运重工在62000吨、68000吨多用途纸浆船基础上,优化升级的新船型,不仅装载货物量有了较大提高,绿色环保性能也有了进一步提升。该系列船舶污染物氮氧化物排放满足国际公约最高要求(Tier III),振动噪音满足中国船级社最新生效的《绿色生态船舶规范》要求,同时远超国际海事组织船舶能效设计指数第三阶段(EEDI Phase III)要求。 该型船货舱密封性、干燥性良好,可充分保证纸浆货品运输质量和安全。船舶升级了“可折叠商品车专用框架”,增加了针对新能源车的“一对一”温度监测和预警系统,可以在安全高质量承运进口纸浆的同时,安全运输新能源车。 除此之外,船舶还可运输高铁列车、风电设备、大型机械设备、超长超重钢管桩结构等多种货物,货舱适装性较强。 据悉,“Green Santos”轮交付后将立即投入运行。该轮首航将从国内港口装运新能源车及其他货物出口海外。 声明:转载此文...
发布时间:
2023
-
12
-
25
浏览次数:6
比利时海事创新公司Zulu Associates已经推出其配备风力辅助系统的200TEU自航短途集装箱船Zulu MASS号的新概念设计,计划于2025年建成投运。 Zulu MASS型设计由荷兰船舶设计师Conoship International负责,与Zulu Associates旗下子公司Anglo Belgian Shipping Company共同开发,将在英吉利海峡运营。 该型设计是内河90 TEU X-Barge的大型海运版本,全长100米,配备650kW电力推进发电机,可由氢、氨或甲醇燃料发动机提供动力,还可由氢、氨或甲醇燃料电池供电。目前正处于Zulu Associates的最终建造设计阶段,除具备全电动和自动航行特点外,还配备风力辅助系统,同时可以采用波浪翼推进。 2022年,Zulu MASS型设计已获得英国劳氏船级社的原则性批准(AiP),标志着能源转型和海事数字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Zulu Associates首席执行官Antoon Van Coillie证实,设计人员正在为Zulu MASS开发模块化能源容器,将使用电池和/或氢动力系统提供主要能源,目前正在与能源供应商进行讨论。并解释称:“自主性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我们希望展示其可能性,并支持与创新保持同步的监管过程。因此,Zulu MASS被设计为无人驾驶的海上自治系统的一部分,这将使其能够...
发布时间:
2023
-
12
-
18
浏览次数:6
近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加快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的意见》。到2027年,我国将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 《意见》明确要发挥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引领作用,推动建设一批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示范项目。深化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继续支持开展港口集装箱水平运输和集疏运自动驾驶试点。 同时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对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的政策支持,推动建立多元化资金保障机制。加强人才保障,推进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规划、咨询、设计、施工、运营以及网络安全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并对目标完成情况、任务实施情况开展跟踪评估。 目前,我国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短板。如数字化智慧化应用深度和广度有待拓展、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码头生产管理系统等标准化和市场化推广尚显不足以及多梯级船闸信息交互不畅,航道养护管理智慧化程度不高。 《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国港口和航道基础设施数字化、生产运营管理和对外服务智慧化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 国际枢纽海港10万吨级及以上集装箱、散货码头和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等内河高等级航道基本建成智能感知网。建设和改造一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和干散货码头。全面提升港口主要作业单证电子化率。 加快内河电子航道图建设,基本实现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航道通航建筑物联合调度,全面提升内河高等级航道...
发布时间:
2023
-
12
-
11
浏览次数: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