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咨询公司Maritime Strategies International(MSI)近期发布了最新船东排名。该排名以当前运营船队的载重吨位为序(不包含订单、海工或邮轮资产),并与去年同期榜单进行了对比。 以载重吨为计,中远海运蝉联全球最大船东。截至8月31日,其船队规模已小幅增长至7620万载重吨。但过去一年中,全球最大班轮运营商地中海航运(MSC)实现了最引人注目的跃升:其运营船队从3550万载重吨大幅扩增至4450万载重吨,并一举超越交银金租,排名跃居第二。 MSC在过去一年实现了最大规模的船队扩张。而多家中国租赁巨头因大量新造船订单未能及时转化为运营船舶,在排名中有所下滑。尽管交银金租船队规模增长至4140万载重吨,但仍被挤至第三名。招商局集团与日本商船三井(MOL)共同跻身前五,两家公司的运力均实现小幅提升。 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比利时航运企业CMB.TECH的崛起,其凭借2260万载重吨首次上榜即位列第八,这主要得益于其对欧洲干散货船东Golden Ocean集团的收购。德国班轮巨头赫伯罗特凭借其扩张后的集装箱船队,以1260万载重吨首次进入前25名。中国台湾省的长荣海运排名也有所上升,以1350万载重吨从去年的25位升至第19位。 其他排名上升的企业包括日本的日本邮船(NYK)与日新海运(Nissen Kaiun)以及沙特Bahri。韩国泛洋海运(Pan Oc...
发布时间:
2025
-
09
-
29
浏览次数:0
深圳港集团与比亚迪股份公司,将在汽车滚装船出口、KD件出海整备中心建设、整车及KD件集装箱国际物流等方面,持续深化合作。 9月2日,深圳港集团与比亚迪股份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推动“中国智造”汽车高效出海。 深圳港集团董事长胡朝阳、深圳港集团总裁沈华新、深圳港集团副总裁乔宏伟,以及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乘用车首席运营官何志奇,比亚迪集团汽车事业群计划处总经理尹振龙等,出席签约仪式并座谈。 据悉,近年来,深圳港集团和比亚迪密切合作,在汽车出海业务上成果显著。2024年至2025年7月,深圳港集团旗下港区汽车吞吐量达22万辆,小漠港区自开港以来,成功开拓13条内外贸滚装航线,汽车吞吐量近10万辆。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汽车滚装船出口、KD件出海整备中心建设、整车及KD件集装箱国际物流、汽车供应链及贸易、绿色港口建设等方面,持续深化合作。 具体而言,将持续加强港口物流服务能力建设,在港口海运航线、绿色物流通道、国际供应链服务、新能源加注等方面进一步发力,优化汽车出海全程物流成本和时效,提升中国汽车海外市场综合竞争力。 同时,充分发挥小漠港区运营、区位和空间等优势,借助与比亚迪等车企的战略合作基本盘,加大内外贸航线拓展,配套建设汽车出口前置仓和集散分拨中心,打造内外贸一体化的华南外贸汽车滚装枢纽港。 此外,通过利用深圳盐田港区、香港葵青港区两个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航线互补优...
发布时间:
2025
-
09
-
08
浏览次数:3
8月18日,海关总署发布我国7月进出口商品最新统计月报。统计数据显示,今年7月,我国船舶出口514艘,同比微增0.2%,金额达267.1296亿元,同比微降0.5%。今年1~7月,我国累计船舶出口4103艘,同比增长22.7%,金额达2026.5402亿元,同比增长16.8%。 从具体出口的船舶类型来看,今年7月,我国液货船出口21艘,金额达70.749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7%和178.5%。今年1~7月,我国液货船出口达157艘、金额达368.3740亿元,在艘数同比增长34.2%的同时,金额同比增长103.9%。 今年7月,我国集装箱船出口达10艘、44.3897亿元,艘数同比减少56.5%,金额同比降低51.8%。今年1~7月,我国集装箱船出口达100艘、512.7822亿元,同比分别降低47.1%和32.1%。 今年7月,我国散货船出口达42艘、53.2991亿元,艘数同比减少27.6%,金额同比降低11.7%。今年1~7月,我国散货船出口达300艘、413.9336亿元,艘数同比减少4.5%,金额同比降低1.1%。
发布时间:
2025
-
08
-
25
浏览次数:0
8月14日,“中远海运康乃馨”轮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港区79#泊位顺利完成210吨甲醇加注作业,这是青岛港成功落地的首单船用甲醇加注业务,也是继生物燃料油实现常态化加注之后,青岛港推动多品类绿色船用燃料加注能力提升的又一重要成果,标志着青岛港成为同时具备生物燃料、甲醇加注能力的港口,绿色能源加注再上新台阶,绿色船燃供应进一步畅通。 当前,全球港航业正积极探索清洁燃料的加速应用路径,甲醇作为国际航行船舶低碳转型的替代燃料,已成为行业“新选择”,与传统燃油相比,甲醇燃烧时基本不产生硫氧化物(SOx),并且能够大幅减少氮氧化物(NOx)与颗粒物(PM)的排放,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此外,甲醇可由天然气、生物质、二氧化碳等多种原料合成,具备可再生性,在全球绿色航运转型浪潮中,正以可控性强、适配性高的优势获得越来越多主流船东青睐。挪威船级社(DNV)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共订造151艘替代燃料动力船舶,其中甲醇动力40艘。 为确保首次加注业务顺利进行,青岛港与中远海运集运、中国船燃开展全流程协同。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和方舟智能作为业务实施单位,与中国船燃青岛公司紧密对接,充分借鉴国际先进港口经验,针对气候条件、政策环境、运营流程以及甲醇特性,逐一破解技术与管理难题,构建了安全、高效的甲醇加注模式,为业务常态化开展提供了可靠参考。 此次作业采用陆地撬装式加注设备。加注前期,...
发布时间:
2025
-
08
-
18
浏览次数:0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与艰巨的发展任务,辽港坚持市场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成立工作专班,以重点工作任务清单为抓手,强化对标对表,实行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管理,挂图作战、逐月调度,着力守牢“基本盘”,积极拼抢“竞争盘”,主动开拓“创新盘”,实现港口主营业务的逆势增长。 1-7月份,完成货物吞吐量超2.7亿吨,增幅近5%;集装箱量超680万TEU,增幅超4%。其中,集装箱、油化品、粮食持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煤炭、滚装7月实现“止跌回稳”,钢铁、金属矿石年累计吞吐量“全面翻红”。特别是刚刚过去的7月份,完成货物吞吐量超4080万吨,增幅超22%;集装箱量超100万TEU,增幅7%。港口经营表现出向好态势,为全年业务指标顺利完成打下坚实基础。 积极抢拼竞争盘 市场开拓结硕果 打造招商局集团原油转运团队,为炼化企业搭建高质量全程物流运输通道,争揽到稳定的长储基础货量;搭建港、航、贸交流平台,成功争取钢企外贸出口钢坯新货源,实现货源突破性增长;争揽铁矿粉货源,搭建钢、矿公路重来重回的运输模式,进一步做实“辽西走廊”。 主动开拓创新盘 业务创新增动能 打造千万吨级贸易矿平台,与头部供应链企业合作,签署“量价互保”协议,提前锁定贸易矿基础货量,1-7月贸易矿增幅达94%;积极推进铁矿石临港保税破碎项目,持续完善临港加工服务能力;成功争揽到大型矿企贸易矿东北分拨中心落户...
发布时间:
2025
-
08
-
11
浏览次数:0
近日,由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为中远海运集运有限公司量身定制的24000TEU全球最大甲醇双燃料动力超大型集装箱船系列首制船开工,标志大连中远海运川崎在绿色船舶建造领域开启新的里程。 大连中远海运川崎24000TEU超大型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配备了先进的甲醇双燃料动力系统。相比其他绿色燃料,甲醇在储运便利性、基础设施兼容性及全生命周期减碳潜力方面优势明显,以绿色甲醇为燃料可实现近零碳排放。 为推动该项目高效落地,大连中远海运川崎协同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和中远海运集运技术团队深度研发,从集成设计到工程实施,攻克了大型甲醇燃料储罐设计制造、双燃料发动机系统安全集成、燃料供给系统优化等一系列技术难题,使船舶在环保与性能上实现了双重提升。 在全球造船业面临绿色环保、智能科技转型挑战的当下,首制船的如期开工,宣告了大连中远海运川崎绿色甲醇超大型集装箱船项目进入全面建造阶段,进一步巩固了该公司在清洁能源船舶建造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为全球船东提供了兼具经济性与环保性的运力选择。 中远海控于2022年在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和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订造了总计12艘24000TEU甲醇双燃料动力超大型集装箱船。其中,5艘由大连中远海运川崎建造,计划于2027年2月至2028年6月之间交付;另外7艘由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建造,预计在2026年第三季度至2028年第三季度间交付。 大连中远海运川崎与中...
发布时间:
2025
-
07
-
28
浏览次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