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晚间,深圳国资旗下盐田港重大资产重组草案出炉,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深圳港集团购买深圳市盐港港口运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港口运营公司”)100%股权,发行价格4.22元/股,交易价格100.15亿元,并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40亿元。 深圳港口运营公司为深圳港集团全资子公司,所属货运港口行业,主要承担管理职能,未直接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持有深汕投资100%股权及盐田三期35%股权。深汕投资主要拥有小漠港资产,并租赁给深汕运营公司开展港口装卸及相关服务,盐田三期的主营业务为提供港口装卸及相关服务。 本次交易拟购买资产的交易价格为100.15亿元。其中,股份对价占本次交易对价的85%,即85.12亿元;现金对价占本次交易对价的15%,即15.02亿元。 交易完成后,深圳港集团仍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远高于第二大股东及其他单一股东,其可实际支配的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足以对公司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本次交易完成后,深圳港集团仍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深圳市国资委仍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 盐田港披露,本次标的公司重要参股公司盐田三期盈利能力强,分红金额高,报告期内净利润分别为16.26亿元、21.49亿元和15.45亿元,现金分红金额分别为15.96亿元、15.63亿元和21.33亿元。 深圳港集团承诺,盐田三期2023年度、2024年度、2025年度扣除非...
发布时间:
2023
-
03
-
30
浏览次数:13
近日,香港线驳船“振东588”在新沙港卸入一批3类冷藏危险货物集装箱,该批货物为工艺品制造原材料,主要服务于高新企业,这是新冠疫情实行“乙类乙管”后新沙港首次进口冷藏危险货物,标志着新沙港冷藏、冷危等集装箱外贸业务正式重启。 疫情期间,广州港新沙港区冷藏、冷危等外贸集装箱货物受诸多因素影响处于暂停状态。在新冠疫情实施“乙类乙管”后,广州市港务局坚持以推动港航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靠前服务,加强沟通,了解企业所需所急,推动新沙港迅速恢复冷危业务。为保证冷危集装箱船舶安全作业,该局做好前期对接,确保码头符合作业条件;船舶到港后,加强作业监管,顺利推动完成冷危集装箱作业。 据统计,2023年2月,黄埔港区集装箱吞吐量达31.9万TEU,同比增长19.7%。下一步,广州市港务局将聚力建设广州国际航运枢纽,不断提升枢纽功能和辐射能力,优化航运资源配置,为高质量发展畅通血管命脉。
发布时间:
2023
-
03
-
29
浏览次数:10
日前,深圳市盐田港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深圳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深圳港集团),同时,注册资本增加4亿元,达到49.3亿元。 根据深圳港集团在上海清算所发布的公告,此次更名是为了“擦亮深圳港口名片,提升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更好服务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物流中心建设,落实“一带一路”、交通强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要国家战略。 本次更名由深圳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深圳国资委)批准同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名称核准。 此外,深圳港集团的董事成员及公司章程也同步发生变更。 据了解,深圳港集团成立于1985年,是以港口投资建设与运营、港口物流及综合配套服务为主业的产业集团,由深圳国资委全资控股。 2022年,深圳港集团营收为53亿元,利润总额18亿元,总资产达到552亿元。其所属深圳本地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实现1630.13万标箱。 当下,深圳港集团正在实施“港、产、城”融合发展战略。 除港航业外,该集团还围绕物流、海洋、能源、产城开发、产业金融等五方面开展延伸业务。同时,还在大铲湾片区打造海洋产业聚集区,引入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等蓝色经济业态。 近年来,深圳极为重视海洋事业发展。 按照深圳市海洋发展规划(2022-2035年),到2025年,深圳要初步建成国际航运中心、海洋战略新兴产业高地,到2035年,要建成具有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的全球海洋...
发布时间:
2023
-
03
-
20
浏览次数:16
中国制造全球最大级别集装箱船新记录在上海诞生。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为地中海航运公司(MSC)建造的24116TEU超大型集装箱船系列船首制船“地中海泰萨”(MSC TESSA)号,3月9日在中船长兴造船基地命名交付。这是目前全球完工交付的最大级别集装箱船,打破了去年6月交付的超大型集装箱船“长益”号24000TEU的装箱量,沪东中华又创下一项新纪录,进一步巩固了中国船舶在世界超大型集装箱船建造领域的引领地位。该船由沪东中华自主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入DNV船级社。该船总长399.99米,比目前世界最大航母还要长60多米;型宽61.5米,甲板面积近似于4个标准足球场;型深33.2米,最大堆箱层数可达25层,相当于22层楼的高度,可承载24万多吨货物,一次可装载24116只标准集装箱,是当之无愧的海上“巨无霸”和“带货王”。该船配备了混合式Scrubber脱硫装置,以及独有的小球鼻艏、大直径螺旋桨和节能导管等装置。同时,首次采用气泡减阻系统,不仅有效降低船舶总能耗,而且还减少相应总量3%-4%的碳排放,全年可减少6000多吨。首次采用轴带发电机系统,能够有效降低燃油消耗,优化油耗和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该船的设计建造过程中,沪东中华箱船设计团队聚焦船东营运航线的特点,着力对船舶上层建筑、雷达桅...
发布时间:
2023
-
03
-
13
浏览次数:13
3月6日7时许,随着2160辆smart精灵#1新能源汽车中的最后一辆驶上“海螺先锋”号滚装船,宁波舟山港顺利完成最大批次外贸出口新能源汽车滚装作业。据中汽协数据显示,中国2022年汽车出口量达到311.1万辆,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其中,新能源汽车去年出口总量达67.9万辆,同比增长1.2倍,成为新的增长点。面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呈现的高增长态势,作为“全球最大港”的宁波舟山港充分发挥集疏运枢纽优势,积极协调运力资源,引入新的航运合作企业,实现了“海螺先锋”号在宁波至欧洲航线的首航。为顺利完成此次大批量汽车滚装作业,梅西滚装码头提前谋划,通过多次沟通确认客户需求,并结合车辆特点,定制个性化作业方案,确保滚装作业安全高效,有效彰显了码头高效滚装和专业服务水平。近年来,宁波舟山港在夯实与大客户战略合作和畅通航线网络的基础上,持续加大外贸货源拓展力度,积极引入新品牌新车型新货种,并进一步依托海公铁联动优势,持续做优做大内外贸汽车滚装业务。2022年,宁波舟山港梅西滚装码头完成外贸船滚装作业39艘次,完成商品车滚装作业量超8万辆。下一步,宁波舟山港将持续优化新能源作业工艺,主动向客户推出更多个性化优质服务产品,进一步提升综合竞争力,助力更多中国制造汽车走向世界。
发布时间:
2023
-
03
-
09
浏览次数:13
山东省港口集团(简称“山东港口”)20日发布消息称,当日,山东港口业务宣传推介会暨山东港口(东南亚)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新加坡举行。这是山东港口设立的首个海外区域公司,将有助于推进其与世界头部航运公司、一手资源商、知名贸易企业等的合作,同时借助新加坡发达的航运资源优势,将自身航运终端能力辐射至东南亚乃至全球。新揭牌的公司将聚焦发挥驻外联络沟通平台、跨境贸易物流电商平台、招商引资平台、文化旅游交流平台等“六个平台”功能定位,集成“港口+物流+金融+贸易+航运”要素,助力山东港口加速从传统装卸港向枢纽港、贸易港、金融港转型升级,推进从产业链到产业生态圈层的递进升级。现场,山东港口青岛港、烟台港、物流集团、贸易集团、海外发展集团作业务推介;山东港口与太平船务(私人)有限公司,与新加坡韦立国际集团、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物流集团与嘉吉投资(中国)有限公司,贸易集团与托克投资(中国)有限公司,海外发展集团与马士基码头管理(新加坡)有限公司分别签署协议。山东港口党委书记、董事长霍高原在致辞中表示,新加坡是亚洲最重要的金融、贸易、海运及区域航运中心,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伙伴。山东港口在此设立首个海外区域公司,将全方位促进贸易流通,加快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新加坡“通商中国”主席李奕贤在致辞中说,期待两地港口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强强联合,互惠互利,共赢发展,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
发布时间:
2023
-
02
-
27
浏览次数: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