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为中远海运集运有限公司量身定制的24000TEU全球最大甲醇双燃料动力超大型集装箱船系列首制船开工,标志大连中远海运川崎在绿色船舶建造领域开启新的里程。 大连中远海运川崎24000TEU超大型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配备了先进的甲醇双燃料动力系统。相比其他绿色燃料,甲醇在储运便利性、基础设施兼容性及全生命周期减碳潜力方面优势明显,以绿色甲醇为燃料可实现近零碳排放。 为推动该项目高效落地,大连中远海运川崎协同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和中远海运集运技术团队深度研发,从集成设计到工程实施,攻克了大型甲醇燃料储罐设计制造、双燃料发动机系统安全集成、燃料供给系统优化等一系列技术难题,使船舶在环保与性能上实现了双重提升。 在全球造船业面临绿色环保、智能科技转型挑战的当下,首制船的如期开工,宣告了大连中远海运川崎绿色甲醇超大型集装箱船项目进入全面建造阶段,进一步巩固了该公司在清洁能源船舶建造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为全球船东提供了兼具经济性与环保性的运力选择。 中远海控于2022年在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和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订造了总计12艘24000TEU甲醇双燃料动力超大型集装箱船。其中,5艘由大连中远海运川崎建造,计划于2027年2月至2028年6月之间交付;另外7艘由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建造,预计在2026年第三季度至2028年第三季度间交付。 大连中远海运川崎与中...
发布时间:
2025
-
07
-
28
浏览次数:0
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广西北部湾港钦州码头有限公司门机系统数据5G回传二期项目实现网络全覆盖,标志着钦州码头在北部湾港率先实现5G定制网络全域部署,为区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可复制的实践经验,将激活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新引擎。 该项目从一期奠基到二期拓展,实现全场景深度覆盖。一期项目中,中国电信钦州港分公司(以下简称“钦州港电信”)创新采用5G定制网络“比邻”模式,精准突破复杂环境下的网络部署难题,高效完成高清视频监控与门机CMS数据的实时回传,充分验证了5G技术在提升港口智能化水平方面的巨大潜力和核心价值。 此次二期项目的落地,将成熟经验全面推广至钦州码头所有门机系统,构建起全域覆盖的5G定制网络支撑体系,不仅显著提升生产调度的智能化水平和现场作业效率,更为港口业务降本增效提供了硬核保障。 深化“5G+智慧港口”融合应用,加速数字化转型步伐。今年以来,钦州港电信紧扣“数字港口”发展机遇,持续推动“5G+工业互联网”技术在港口场景的创新应用。一、二期5G回传项目的成功建设和高效运营,成功打造了北部湾“5G+智慧港口”的标杆样板,其形成的全域覆盖建设经验和解决方案,为北部湾港口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钦州港电信总经理黄晨表示,公司将继续以“5G+平台+算力+应用”为核心路径,深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创新,加速推动5G技术与港口各类核心环节的融合...
发布时间:
2025
-
07
-
21
浏览次数:0
记者从中船集团获悉,7月13日,由黄埔文冲建造的我国首艘海洋级智能综合科考船“同济”号在上海正式交付。 “同济”号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2000吨级新一代绿色、静音、智能型综合科考船,集海洋地质、海洋化学、海洋生物等科考调查,以及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科普教育和文化传承等多功能于一体,是同济大学着力打造的“海上校区”。与以往的科考船相比,“同济”号更加智能。 中船集团黄埔文冲、“同济”号总工艺师李正华介绍,“同济”号船长82米,船宽15米,能够搭载15名船员加30名科考队员,续航8000海里。在开阔水域,能够实现自动驾驶,智能设定一条节能航线。 同时通信协同能力非常强大,它能够实现船对船、船对岸以及船对空中无人机和水下机器人的综合立体通信,实现空、海、潜三方面的立体组网功能。 值得关注的是,“同济”号在2000吨级船舶平台基础上,通过优化布局,在船上设计出460平方米的甲板作业面积、320平方米的实验室区域、人均10.2平方米的居住舱室和总计一百多平方米的会议区、阶梯教室、休闲区、健身区等,以较小的体量实现了3000吨级科考船的作业能力。 李正华介绍,这条船配置了多种不同工况的模块化实验室,根据每一个航次不同的科考任务,可以携带不同的科考用的集装箱,能够实现海洋地理、海洋生物、海洋化学以及大气环境各种相关的科学目标。 另外海缆的铺设维修等一系列的海洋工程作业任务,在这条船...
发布时间:
2025
-
07
-
14
浏览次数:0
韩国帮助美国造船业“重建”正日益深化,韩美合作的中型LNG双燃料集装箱船有望在2028年前开始建造。 当地时间6月19日,HD现代集团与美国Edison Chouest Offshore公司(ECO)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签署《旨在建造美国商船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议》,就共同建造LNG双燃料集装箱船达成了一致。 双方计划,2028年之前在美国本土联合建造中型LNG双燃料集装箱船,同时还将合作研发其他船型和港口起重机。 ECO是集海工船运营商、建造商和船东三重身份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在海工支援船(Offshore Support Vessel,OSV)领域具有世界级竞争力,在美国本土共有5个商船建造厂,目前其自行建造和运营的OSV约有300艘。 根据协议,HD现代集团将提供船舶设计支持、设备采购代理、建造技术援助等整体技术支撑,并直接负责部分船体分段的制作,同时还将进行关键技术资产投资。 此次合作是在美国政府试图重建本国造船业和强化军工力量的背景下进行的。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从2022年到2024年的3年间,美国船企承接的全球集装箱船仅有3艘,而且全部都是美国船东订造的3600TEU箱船。 因此,ECO向全球造船业顶尖企业HD现代集团提出了合作要求,而HD现代集团为了扩大美国市场份额,加强战略合作,也愿意与ECO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HD现代集团相关人士表示:“美...
发布时间:
2025
-
07
-
07
浏览次数:0
6月27日,中国香港籍汽车运输船“比亚迪长沙”轮在南通引航站引领下,安全驶离招商重工海门基地码头,首航前往太仓。 “比亚迪长沙”是招商工业海门基地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首艘9200车双燃料汽车运输船。该轮船长219.9米,船宽37.7米,设计航速19节,共16层甲板,拥有9200个标准装载车位。 据悉,该轮采用最新LNG双燃料清洁动力技术,除可使用LNG和常规燃料外,还支持生物燃油,拥有DNV“氨燃料就绪和电池就绪”的船级符号。 当前正值洪汛期,水位高,流速急,海门招商重工码头紧邻锚地、汽渡和航道交汇水域,来往船舶众多,通航环境复杂。考虑到该轮船体较宽、受风面积大、全方位了望盲区较大等特点,南通引航站接到申请后,高度重视,提前介入,落实“一船一策”精准引航服务。 一是抢抓“潮汐”窗口,选择低潮前较短时间内离泊,避开船舶高峰流进入航道,满足目的港右舷靠泊要求,实现该轮“第一时间”离港;二是多方联动,与海事、航道、船东、代理、拖轮等协调沟通,评估安全风险,制定安全合理的靠离泊计划和应急预案,落实安全措施,选派技术骨干引领;三是加强岸基保障,充分利用CCTV、引航监控系统和南通VTS监控点等平台,实时监控船舶动态,确保船舶作业安全。 接下来,南通引航站将充分发挥引航技术优势,积极兑现长江引航“八项服务承诺”,为南通海工装备产业发展贡献引航力量。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
发布时间:
2025
-
06
-
30
浏览次数:0
6月20日,由扬州中远海运重工建造的中国首制16000TEU(标箱)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轮,在上海长兴岛交付。该船的交付实现了大型甲醇双燃料箱船建造领域“国内船东第一单、国内船厂交付第一艘、国产甲醇主机第一次实船应用”三个历史性突破。 该船总长366米、型宽51米,最大装箱量达16136个标箱,其核心技术创新贯穿全产业链。例如,配备11000立方米超大甲醇储存舱,可支持船舶远东至美东航线单程航行无需中途加注燃料;配置国产首台套甲醇双燃料主机,首次在国内集装箱船上应用甲醇发电机组、甲醇双燃料船用锅炉,双燃料系统可根据航线需求自由切换燃料模式,运营灵活性与稳定性达到国际顶尖水平。 在绿色低碳指标上,该船创造多项行业纪录:燃油模式及甲醇模式能耗指标全球领先;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达到Phaselll标准,单船每年可减少约12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种植670万棵树的碳汇效应。 该船船长华美远告诉记者,二氧化碳是制造绿色甲醇的主要原料,因此制造绿色甲醇过程中可以实现碳的负排放,此艘集装箱船的交付是推动绿色航运发展的重要实践。 据悉,扬州中远海运重工今年还将建造3艘16000TEU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明年则将建造12艘14000TEU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
发布时间:
2025
-
06
-
23
浏览次数:2